找到相关内容2082篇,用时24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释迦牟尼眼里的宇宙与生命(节选)

    :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。  无常中求恒常,毛病出在哪里呢?  我们想要谁永恒?是。  那么这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永恒,是不是我们人最深的贪念和执着?  疾病、年老和死亡就在我们的心中,也就是我们心中最深的贪欲玩出来的游戏。  每个人心中最深的贪欲,就是想把整个宇宙都控制住,想涵盖整个宇宙,然后想要去摧毁这整个宇宙,再然后感觉到自己有再生力量的时候,就重造一个更好...

    陈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5044498.html
  • 无我义再辨析

    无我义再辨析  佛陀力说人无我、法无我中的,究竟是什么?这个问题似乎应该从佛陀所在的历史年代背景来讨论,或许能使我们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。  三法印中佛陀所指之,为梵语阿特曼(atmau)的意译,源出婆罗门教典,是当时哲学们共谈的一个重要范畴。阿特曼的a字若小写,则表示小我,即通常所说自我,佛书所言;若大写,则表示婆罗门教所谓宇宙和人身中的一种常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2848826.html
  • 般若义理与审美精神

    精神,亦即成为宗炳在《明佛论》中所讲的畅于己也无穷精神(《弘明集》卷二)。我们知道,建安以来,追求主体自由是审美文化的一个主旋律。魏晋自我超越的时代主题,便反映了这一主旋律。讲究统无御有物物而无累于物(王弼语)的玄学思潮,更是对主体自由的一种新的理论构想。它旨在塑造的是一种超越型的人格。但如前所述,这个理论构想,这个人格的塑造是以保留无和有、主与客的差别为前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5761415.html
  • 禅心澄悟

    已久的对于禅心,也就是佛教心的莫大误解。虽然禅宗不立文字,反对言传,但言语乃是知解世界的极限。既然要有所澄明,就必须基于言语了。这可能招致不幸。然而,不得已以非体验非亲证的某种逻辑强...自许以万物之灵的那个,一直自以为并自许以正确伟大的那个,一直以主宰和控制他人命运使自己拥有特权与利益、居于社会的中心和至上地位而自许以公仆的那个,执掌众生的生杀权柄而可以...

    王兴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2941751.html
  • 慎勿信汝意

    的人。在这个年代,各式言说、各类奇谈充斥于社会,日日牵动著人们的思绪,种种因而起的见解,是真实而可信的吗?  对立之见 起因于  战国时代,有一户人家的院子里,种著一棵梧桐树。一天,隔壁的...,惜福的老人家于是开口向树的主人要一些枯木,好回家作柴火使用。听到这里,主人却心生恼怒,一边赶走了邻家老伯,一边在背后骂著:这老人实在太阴险了!竟然为了想要柴火,来骗把树砍掉!──慈悲或是...

    见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947553.html
  • 论宽容

    今世招到了无辜的侮辱和诽谤的果。我们是继续造恶因呢,还是用宽容的心去消这个业,种下善的果?常常看到电视剧里的所谓债主都实施了他们所应当的报复,没有人去干涉或苛责他们复仇的意志和行为。但虽然报...怨恨是那么的难,更何况是宽容。  说到怨恨,我们知道怨恨必须依附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时,才能显示出怨恨的意义。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有怨恨,那是因为,我们强烈的执著有一个在受到侮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4355163.html
  • 从缘起性空说开去

    取这无量因缘法中的少分为,便生出执、见,同时也对一部分的因缘法产生常见,为此佛陀说以对治之。而如果实证无我,不再执取少分因缘法为,那时候就不需要再去抓住不放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无,但是因缘法的相续并没有断绝,也就是说,虽然无我,因缘法的作用即业果不失(为了表述我们所无法观察的和所相关的因缘法之含藏,唯识宗在此安立阿赖耶识的假名)。具体的例子就是即使成道的圣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0666853.html
  • 绝渗漏,无走作为禅修的标准

    心念活动,看作是有一个在背后思想这些妄动的心念。其实所谓,不过是意识对心内的乱识,串联起来作一个整合的推想解释。一个虚构的,自然就产生更多虚妄颠倒的行为,去满足这个推想出来的的...走作。烦恼的心识活动止息后,内心是完全寂静的,昔日看作为的相续心念就不复存在,很容易就会发现无我的这个事实。修行到这个地步,会比从前轻松省力极多,但还需要继续护持保任,确保修补过的漏洞能够...

    陈永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33882413.html
  • 自我观念的症结

    本文内容共分二节:  第一节 佛敌对自我观念的传统理解,主要是在探讨佛教对自我观念的理解,到匠是采取主体义,还是实体义呢?由此而突显出佛教对自我观念的传统立场,从而引申出自观念在印度思想史的...以上问题的理解,看看原始佛教的无我观念,到匠是如何提出的。  第一节 佛敌对白观念的传统理解  一、绪 言  无我的观念,可说是整个佛教思想的核心教义,从印度思想史的比较上来说;无我也正可...

    黄俊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1165040.html
  • 有关法住智涅槃智的精彩回应

    性广法师发言:  在这里提供的看法,以回应林建德居士的观点。  在这里提供的看法,以回应林建德居士的观点。  印顺导师在禅学思想的研究上,关于法住智涅槃智的讨论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见,也...握住佛法不共世间禅定而得解脱的重要关键。亦即,从共世间禅定转向不共世间观慧,其中两个必然的步骤,就是经历法住智,再到涅槃智,一定要具足这两个程序。所以认为这个观慧得证的次第是必然的,不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457496.html